“墨水”喝下肚 创意奔涌来——秦淮“老”IP,“温故”又“出新”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田诗雨

李香君故居陈列馆创建独立女性品牌仅一个月,相关文创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788%;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暑期推出“能喝的墨水”,当月销售近4000瓶;本土文创品牌“秦淮礼物”十多年来,研发特色文创近万款……文创产品正成为文旅消费增长“新”引擎,近日,夫子庙景区的“传统文化IP”以文创为载体,融合情感消费、场景体验“圈粉”年轻人,让文化IP不仅“活”起来,更“火”起来。

李香君故居焕新,老IP掀文创浪潮

历时5个月精心修缮,李香君故居陈列馆于今年8月8日重新对外开放,不仅轿厅展陈全面升级,还将于近日推出新中式茶咖啡空间,实现历史建筑与当代消费场景的融合。重新开馆仅一个月,参观人次相较去年同期增长135%。

“作为明末清初‘秦淮八艳’之一李香君的故居,这里曾承载着厚重的家国情怀与文人风骨。如今,她正以一种崭新的方式延续影响力。”李香君故居陈列馆负责人王月莹说,团队深度挖掘李香君忠贞勇敢、独立清醒的人物精神,推出原创独立女性品牌“Scentura壹半香”,涵盖医用面膜、洗护套装等美妆产品,以及发饰、香薰、丝巾、马克杯等多种文创衍生品,将历史符号进行转化。

“文创的魅力在于能赋予文化符号以情感与生命力。”王月莹介绍,品牌名“Scentura”融合“香气”(scent)与“冒险”(venture),呼应李香君不畏艰难的人生选择,鼓励当代女性突破自我、探索未知。产品包装标注“李香君故居陈列馆旗下品牌”,建立文化IP与商品之间的关联。

这一创新尝试收获满满,自产品上线以来,销售数据同比增长788%,展示出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增量的巨大潜力。同时,陈列馆通过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开展“票根怀旧”等活动,吸引大量年轻人线下打卡,进一步推动文化传播与客流转化。

小IP做出大文章,“金点子”获青睐

“今天肚子里真有墨水了!”9月10日下午,在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参观的南航大一新生陈俊源拍下文创“能喝的墨水”,发布在朋友圈后,立刻收到了同学朋友的点赞评论。陈俊源说,在夫子庙遇到了很多独特的文创产品,这款“能喝的墨水”精准“戳中”了他,既有“里子”,又有“面子”。

科博馆工作人员介绍,这款饮料采用黑桑葚、蓝莓、西梅、蔓越莓等浓缩果汁调配,将“浮光跃金”化作青蓝渐变“能喝的墨水”,是馆里非常火爆的产品,上线一个月已销售近4000瓶。

小IP做出大文章,老IP讲出新故事,在夫子庙景区探索不断。扎根秦淮区的本土品牌“秦淮礼物”,开业11年来,立足秦淮资源禀赋和文化底蕴,从主打秦淮元素扩展到代言南京文化。南京夫子庙状元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程文涵介绍,截至目前,秦淮礼物团队共研发特色文创产品近万款,今年上半年营业额较去年有所上浮。

在夫子庙景区,不仅“老品牌”推陈出新,文创赛道也吸引了更多“新力量”共跑:全新IP“夫子造物”系列文创店开业,涵盖纪念币、香囊、冰箱贴等100多种文创产品;位于西市一号的孔子主题文化馆,陈列着琳琅满目的来自“孔子的礼物”,弥漫浓浓文气;走进夫子喵状元福汽加油亭,仿佛进入萌趣十足的IP童话世界,萌态可掬的“夫子喵”,吸引众多年轻人拍照打卡……

攒人气拉动消费,文化赋能产业发展

翻看多个社交平台,关于“夫子庙文创”等话题笔记均超万篇。近年来,夫子庙景区深耕传统IP,做好文创“金点子”,将原本短暂的游览体验,转化为游客可长期保存、反复回味的情感载体。

2024年秦淮区游客接待量突破8000万人次,同比增长20%,夫子庙—秦淮风光带荣登“国内知名景区热度TOP10”榜首,实现文旅总收入超830亿元,同比增长11%。2025年上半年,全区游客接待量突破5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530亿元,双双位居全市第一。

将人气转化为财富,秦淮区布局文创产业,发力“IP经济”,在8月28日举办的秦淮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发布会上,秦淮区提出,将通过丰富IP矩阵、提升消费层级、优化购物体验。到2028年,“秦淮礼物”实现“三年营收翻一番”目标,“秦淮礼物”迈入全国文创品牌第一梯队。“逛景区、购文创”这一旅游新风尚,带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预计到2028年,秦淮特色文化产业园区新增规模以上文化企业30家以上,对全区文化产业贡献度超过60%。

“要让文旅基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的内生动力。”在江苏省扬子江创新型城市研究院理事长、江苏匠工营国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邵颖萍看来,依托南京历史文化、数字技术、艺术创作三大资源优势,建立“持续出新的供给机制”与“可沉淀的内容资产”,重点实现三大转化:资源向故事转化、项目向IP转化、活动向资产转化。强化文化内容与商业空间、体育赛事与旅游线路的深度耦合,以“场景微改造”提升生活品质,以“业态小切口”激活产业生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