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承德日报
如今,在街头巷尾、商场宾馆、餐饮等地,多个品牌的共享充电宝租借点随处可见。然而,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免不了会因此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麻烦。近日,市民韩先生在市内某餐馆吃饭时就遇到了这样一件麻烦事儿。
8月中旬的一天傍晚,韩先生和朋友在市内潘塔路某饭店吃饭时租借了一个某品牌共享充电宝给手机充电,吃完饭后他将该充电宝归还到原充电柜机内,而且是同一个插槽,前后使用时间不超过30分钟。
韩先生告诉记者,第二天当他打开自己手机的支付宝,通过小程序发现这次租用共享充电宝已经被计费30元。在韩先生提供的订单页面中显示,该共享充电宝的计费规则是:前5分钟免费;超出即按每一小时3元计费,不足1小时按1小时计算;每24小时30元封顶,总封顶99元。按照这个计费标准,韩先生所租用的充电宝在第二天已经使用了24小时,计费30元。
如韩先生所说,自己吃顿饭的时间就归还了共享充电宝,前后还不到30分钟,为什么显示未归还呢?为此,韩先生致电了该充电宝的客服电话。客服人员表示当时韩先生租借充电宝的柜机中的确有归还失败导致电源卡住的情况,但不确定是不是韩先生租借的那个充电宝。
在了解了韩先生的事情经过之后,记者拨打了该共享充电宝的客服电话,客服人员表示针对韩先生归还充电宝失败的原因已经安排工作人员进行核实处理,建议客户在48小时之后拨打客服电话查询处理进度。同时也对韩先生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相关记录,等到核实充电宝归还时间之后将会给客户一个答复。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归还充电宝失败呢?记者通过业内人士了解到,按照以往类似的情况,归还失败一定是客户在归还充电宝的时候将充电宝插反了,如果归还成功,手机会跳出成功支付的页面,显示用了多长时间,扣了多少钱。如果没有显示就表示归还失败了,归还失败的情况下运营商会提醒客户回到租用充电宝的地点配合客服后台进行重新归还操作,如果客户不方便回到原租用点,后台会安排工作人员在48小时内进行处理,并在正确归还后按照客户实际使用时间计费,多余的费用会进行退还。
据统计,在共享充电宝服务的投诉中,40%的消费者反映充电宝在归还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还在计费。经了解,可能是系统错误、充电宝插反或未插紧、需要二次点击确认终止充电等原因,导致消费者以为自己归还成功,但实际上后台没有停止计费,并且没有及时提醒消费者。
在此,记者建议共享充电宝企业,首先要在服务小程序上下功夫,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归还充电宝的流程设置上更加简洁,对是否成功归还及时提示。另一方面,充电宝企业本身也应当加强自律,避免恶意扣费问题的发生。
最后,本报也提醒消费者,在使用共享充电宝时要看好服务条款和扣费提示,是否已经还掉了充电宝,或者是否已经没有电了。在使用过后,如果产生了一些纠纷要及时向客服反馈,如果纠纷问题解决不了的话,要及时向属地的市场监督管理局,或者消费者协会进行反馈,消费者在投诉的过程中,可以出示App上面的记录,例如扣费信息、借还时间等一些提示,都可以作为证据。
本报记者 郭宏伟